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1.020 CCS C 0 04 ICS 45 4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B45/T 2258—2021 泵闷 闷瑶医医诊疗 疗技术规范 Criteria for diagnosis s and treeatment of chron nic pelviic inflam mmatory disease 2021 - 02 - 05 发布 发 广西壮族 族自治区市 市场监督 督管理局 22021 - 03 - 05 实施 施 发 布 DB45/T 2258—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尤剑鹏、张曼、李彤、戴建业、肖健、徐明江、李耀燕、闫国跃、白燕远、 杜俊芳、覃倩。 — II DB45/T 2258—2021 泵闷瑶医诊疗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瑶医“泵闷”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瑶医“泵闷”的临床诊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45/T 1409 瑶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泵闷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瑶语为manc xinx bienh qiang yenh。现代医学称为慢性盆腔炎,指发生于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 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盆腔炎未得彻底治愈,病情迁延,进展为慢性盆腔炎。发 病后以腰腹疼痛、月经紊乱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者甚至不孕。 4 病因 经期、产后、术后体质虚弱或素体亏虚,感受风湿寒热等外来之邪,循经侵犯妇女盆腔及阴窍等部 位,体内外邪积聚,湿热阻滞脉络,盈亏失衡,病邪客于胞宫、冲任,不通则痛,发而为病。 5 诊断 5.1 主症 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白带量多伴异味。 5.2 次症 神疲乏力;经前胀痛加重;月经紊乱、痛经,经血多;小便赤黄,或尿痛、尿急、尿频,大便干结 或溏而不爽。 5.3 体征 子宫活动粘连固定或活动受限,有压痛,附件区叩及条索状增粗的输卵管,或片状增厚,或存在活 1 DB45/T 2258—2021 动受限的囊性肿物,有轻度压痛,宫骶韧带变硬、增粗,合并压痛;B 超探查显示子宫和卵巢边界不清 晰,输卵管增厚、增粗,或卵巢略大,周围存在水肿,盆腔内合并带状回声,或伴有盆腔炎性包块。 6 分型 6.1 邪盈不盛而正亏不衰 表现如下: ——主症:下腹坠胀、疼痛拒按、腰骶刺痛; ——次症:带下多色黄或有秽臭,或泡沫状,阴痒,伴发热; ——舌象:舌质紫暗或有瘀点; ——脉象:脉涩。 6.2 邪盈过盛而正亏不衰 表现如下: ——主症: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 ——次症: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状如米泔,臭秽难闻; ——舌象:舌红苔黄; ——脉象:脉滑数。 6.3 邪盈不盛而正亏衰 表现如下: ——主症:下腹隐痛,腰骶酸痛、重着; ——次症:面色晄白,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味,绵绵不断,神疲倦怠,四肢 不温,纳少便溏,两足跗肿; ——舌象:舌质淡红,苔白或白腻; ——脉象:脉弱缓。 6.4 邪盈盛而正亏衰 表现如下: ——主症:下腹隐痛,腰骶酸痛、麻木; ——次症:面色晦暗,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带下量多,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断,头 晕耳鸣,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大便溏薄; ——舌象:舌淡润苔薄白; ——脉象:脉沉细而迟。 7 治疗 7.1 内治法 不同证型内治法治则、常用药物及代表方见表1。 2 DB45/T 2258—2021 表1 不同证型内 内治法治则、常用药物及 及代表方 证型 治则则 邪盈不盛盛 而正亏不衰 清热解解毒 活血化化瘀 邪盈过盛盛 而正亏不衰 清热解解毒 利湿止止带 邪盈不盛盛 而正亏衰衰 邪盈盛 而正亏衰衰 7.2 益气养养血 祛湿止止带 温肾助助阳 涩精止止带 常常用药物 一点红 红、白花蛇舌草草、地桃花、鸡 鸡冠花、朝 天罐、白纸扇(玉叶叶金花)、益母 母草、百解 (岗梅 梅根)、达卡扎扎(香附子)、黑心风(黑 心姜)、藤当归(当当归藤)、小百 百解(毛冬青) 熊胆木 木(苦木)、金金刚兜(菝葜)、犁头草(丁 丁 草)、三白草、路边边菊(马兰)、白花蛇舌 草、半 半枝莲、百解((岗梅根)、蓝 蓝花柴胡、 朝天罐 罐、花斑竹(虎虎杖) 黄花参 参(黄花倒水莲莲)、五爪风(五指毛桃)、 九层风 风(鸡血藤)、牛大力(美丽 丽崖豆藤)、 藤当归 归(当归藤)、土党参(大花 花金钱豹)、 红九牛 牛(藤杜仲)、香附子、金英 英根(金樱 根)、槟榔钻(大血血藤)、金刚兜 兜(菝葜)、 独龙矮 矮(血党)、龙龙眼肉 征桂( (肉桂叶)、红红九牛(藤杜仲 仲)、山奈、 黄花参 参(黄花倒水莲莲)、地钻(千 千斤拔)、 金英根 根(金樱根)、龙骨风(树蕨 蕨)、保暖 风(黄 黄瑞香)、白背背木根、干姜 代表方 花红汤:白白花蛇舌草 15 g、一点红 15 g、玉叶叶金花 15 g、毛 毛冬青 15 g、 藤当归 15 g、黑心姜 122 g、益母草 12 g、百解解 12 g 白金汤:三三白草 15 g、金 金刚蔸 15 g、 蓝花柴胡 112 g、朝天罐 151 g、半枝莲 15 g、犁头头草 15 g、熊胆 胆木 10 g、百 解 15 g 水莲风亏方方:黄花倒水莲 莲 60 g、五指 毛桃 30 g、红九牛 15 g、大血藤 15 g、 蒲公英 12 g、苍术 12 g、 、虎杖 12 g、 丹参 30 g、、香附 12 g、怀 怀牛膝 15 g 征桂地钻汤汤:征桂 8 g、藤杜仲 15 g、 山奈 10 g、黄花倒水莲 303 g、地钻 20 g、金英根根 15 g、龙骨风 风 12 g、保暖 风 15 g、白白背木根 12 g、 、干姜 8 g 外治法 7.2.1 法 庞桶药浴疗法 7.2.2 杜闷倒疗法 四方钻、九层风、九龙钻、 、黑钻、小钻 钻、走血风、黑节风、阴 阴阳风、大发 发 选用用一身保暖、红九牛、四 散、艾叶叶、樟木等药 药物。具体制 制备及操作应应按照DB45/TT 1409的要求 求执行。 过山风、槟榔 榔钻、四方钻、大钻、吹风 风散等藤茎类 类药物施灸。具体制备及 及操作应按照 照 选用用冷骨风、过 DB45/T 1409 的要求 求执行。 7.2.3 点烧灸法 条,在大椎、风池、关元元、中脘、气海、子宫等穴 穴位上施灸。。每次 20 min~30 min, 点燃燃艾绒或艾条 每日 1 次次。 8 疗程 法和外治法均 均 8 周为 1 个个疗程。 内治治法和外治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泵闷瑶医诊疗技术规范 DB 45/T 2258―2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pdf文档 DB45-T 2258-2021 泵闷瑶医诊疗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2258-2021 泵闷瑶医诊疗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2258-2021 泵闷瑶医诊疗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2258-2021 泵闷瑶医诊疗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13:53:3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