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04619.8 (22)申请日 2022.05.30 (71)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 学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 1037号 (72)发明人 罗小兵 向霖屹 余兴建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华中科技大 学专利中心 42201 专利代理师 孔娜 (51)Int.Cl. F28D 15/06(2006.01) F28D 15/02(2006.01) H05K 7/2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及其应 用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工程热物理技术领域, 并具体公 开了一种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及其应 用, 其包括导热体、 隔热内层、 隔热外层和加热 体, 其中: 所述导热体下表面加工有凹槽, 所述加 热体安装在该凹槽中, 所述导热体上部开设有热 电偶安装孔; 所述隔热内层与所述导热体外侧紧 密贴合, 并由固定带从外侧进行环绕固定; 所述 隔热外层通过固化成型的方式紧密包裹所述隔 热内层和导热体。 本发明通过紧密结合高热流密 度电子器件的工况特性及散热需求, 为多种不同 的电子器件散热测试场景提供了小体积、 高热流 密度、 高可靠性、 易于操作和维护的模拟热源。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14838609 A 2022.08.02 CN 114838609 A 1.一种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 其特征在于, 包括导热体(1)、 隔热内层(7)、 隔 热外层(2)和 加热体(8), 其中: 所述导热体(1)下表面加工有凹槽, 所述加热体(8)安装在该凹槽中, 所述导热体(1)上 部开设有 热电偶安装孔(4); 所述隔热内层(7)与所述导热体(1)外侧紧密贴合, 并由固定带 (6)从外侧进行环绕固定; 所述隔热外层(2)通过固化成型的方式紧密包裹所述隔热内层 (7)和导热体(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内层(7) 采用硅酸铝纤维材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外层(2)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材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带(6)采 用特氟龙 材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体(1)为 从下至上截面逐渐减小的多层凸台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体(1)与 加热体(8)的贴合界面涂覆有热界面材 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体(8)为 厚度2mm~5mm的片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体(8)下 端设有固定 板(5), 并通过螺钉(3)将该固定 板(5)与所述 导热体(1)下端四周固定 。 9.如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 外层(2)的高度低于导热体(1)顶端的散热面。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的应用, 其特征在 于, 将该模拟热源用于电子器件的热 管理方案测试。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838609 A 2一种高热流密 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工程热物理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 热源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对电子器件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 电子器件朝着小型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快速 发展, 与之而来的是单位面积上 的发热量即热流密度将会大幅增加, 目前高功率电子器件 的热流密度达到了300W/cm2, 未来甚至会超过1000W/cm2。 高热流密度将会给电子器件带来 高的温度, 而电子器件的失效率 随温度升高呈指数性升高。 因此对电子器件进行有效的热 管理非常重要。 [0003]常见的高功率电子器件的热管理方式有微通道液体冷却、 射流液体冷却和喷雾冷 却等。 为了使得不同的热管理方式更好地在实际设备中发挥作用, 通常需要对不同热管理 方式的散热能力、 可靠性等进 行测试。 出于成本和实际测试的需要, 测试中需要设计模拟热 源来模拟所要散热 的电子器件实物。 然而传统的模拟热源通常面临着制备工艺复杂、 模块 体积过大、 热流密度低、 隔热性差以及可靠性差等缺点。 因此, 有必 要设计一种制备简 便、 操 作方便、 可靠性高、 能满足多种测试需求的模拟热源来分析不同热 管理方式的散热能力。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 拟热源及其应用, 其 目的在于, 提高模拟热源的热流密度、 耐热性及可靠性, 满足对电子器 件在不同热 管理方式下散热性能检测的需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 提出了一种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 源, 包括导热体、 隔热内层、 隔热外层和 加热体, 其中: [0006]所述导热体下表面加工有凹槽, 所述加热体安装在该凹槽中, 所述导热体上部开 设有热电偶安装孔; 所述隔热内层与所述导热体外侧紧密贴合, 并由固定带从外侧进行环 绕固定; 所述隔热外层通过固化成型的方式 紧密包裹所述隔热内层和导热体。 [0007]作为进一 步优选的, 所述隔热内层采用硅酸铝纤维材质。 [0008]作为进一 步优选的, 所述隔热外层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材质。 [0009]作为进一 步优选的, 所述固定带采用特氟龙 材质。 [0010]作为进一 步优选的, 所述加热体为厚度2m m~5mm的片状。 [0011]作为进一 步优选的, 所述 导热体与加热体的贴合界面涂覆有热界面材 料。 [0012]作为进一步优选 的, 所述加热体下端设有固定板, 并通过螺钉将该固定板与所述 导热体下端四周固定 。 [0013]作为进一 步优选的, 所述 导热体为从下至上截面逐渐减小的多层凸台结构。 [0014]作为进一 步优选的, 所述隔热外层的高度低于导热体顶端的散热面。 [0015]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上述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的应用,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4838609 A 3
专利 一种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及其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5:40:0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62.4 KB)
分享
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 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2021-06-07.pdf
T-ZZB 2938—2022 医用氧气瓶.pdf
GB/T 40209-2021 制造装备集成信息模型通用建模规则.pdf
GB-T 26408-2020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pdf
GM-T 0050-2016 密码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技术规范.pdf
GB-T 20733-2022 数码照相机 术语.pdf
GB-T 9359-2016 水文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条件及方法.pdf
DB3305-T 216-2021 计量检定、校准数据交互规范 湖州市.pdf
GB-T 25068.2-202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 第2部分:网络安全设计和实现指南.pdf
NB-T 11027—2022 煤矿防突预测图绘制规范.pdf
GB-T 25295-2010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pdf
GB-T 40148-2021 科技评估基本术语.pdf
DB34-T 3075-2017 基层政务用户接入电子政务外网技术规范 安徽省.pdf
专利 一种用于冲压模的插入式组合散热装置.PDF
GB-T51431-2020 5-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标准 GBT 51431-2020.pdf
GB-T 43555-2023 智能服务 预测性维护 算法测评方法.pdf
GB/T 40581-202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规范.pdf
DB21-T 3870-2023 工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评估规范 辽宁省.pdf
GB-T 39775-2021 能源管理绩效评价导则.pdf
DB37-T 1498—2022 数据中心服务器虚拟化节能技术规程 山东省.pdf
交流群
-->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462.4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