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504679.2 (22)申请日 2022.05.10 (71)申请人 西安电子 工程研究所 地址 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凤栖 东 路 (72)发明人 白雅洁 方益奇 李智 罗丁利 王玉涵 连豪 孙军峰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凯多 思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61290 专利代理师 刘新琼 (51)Int.Cl. H05K 7/20(2006.01) H05K 5/06(2006.01) H05K 9/00(2006.01) H01Q 1/27(2006.01)H01Q 1/42(2006.01) G01S 7/02(2006.01) (54)发明名称 双重锥形增压独立散热风道及单兵便携式 雷达总体结构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锥形增压独立散热风 道及单兵便携式雷达总体结构, 双重锥形增压独 立散热风道由箱体和风道冷板组成, 与外界连 通, 各分系统均密封在收发机箱内, 不直接接触 风道, 利用传导与强迫对流风冷的方式, 将大功 率器件处的散热翅片设计成高低递减以形成对 称锥形通道, 增大进风口处的风压, 合理地分配 了冷却流, 出风口处利用风机将热量排出, 解决 了收发箱 体内大功率器件的散热密封问题。 由于 散热风道自身具备较低的热惯 量, 环境温度的变 化经过较大的阻尼才能传递到机箱内部, 相对来 说, 单兵便携式雷达各分系统所受的环境交变应 力也较弱, 将湿热试验的温循带来的应力影响降 到最低。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3页 CN 115023105 A 2022.09.06 CN 115023105 A 1.一种双重锥形增压独立散热风道, 其特征在于由箱体风道导热板与风道冷板装配形 成的独立中空腔体, 所述箱体风道导热板上设有上下两段散热翅片, 上部散热翅片位于 收 发组件与波控/电源 单元的热源位置处; 下部散热翅片位于微波 单元的热源位置处; 所述上 部散热翅片设计成高低递减以形成对称锥形截面散热翅片 阵列组件, 类似漏斗的增压效 应; 所述下部散热翅片在长度方向上设计为不规则的锥状结构; 所述风道冷板包括封板、 数 字处理冷板, 所述封板中设有安装数字处理冷板的凹槽, 定位定向设备控制板、 滤波器和数 字处理分系统装在数字处理冷板的一面上, 数字处理冷板的另一面设有散热翅片, 数字处 理冷板散热翅片与下部散热翅片位置在同一高度; 风道的进风口位于箱体左、 右侧, 分别通 过上部散热翅片、 下部 散热翅片, 从位于下部 散热翅片下部的四个风口处出。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锥形增压独立散热风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风道导热板 采用层叠 薄壁设计, 根据安装在其上的各模块的厚度 尺寸进行多次水平翻折, 利用 “折纸承 重”原理, 增大接触面的刚性, 同时也可弥补各模块高低不 一造成的安装不 一致。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锥形增压独立散热风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冷板采用碳 纤维、 铜网和铝合金复合成型的工艺方法, 使其既满足 高热密度散热要求, 同时又具备良好 的刚强度和电磁屏蔽性能。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锥形增压独立散热风道, 其特征在于: 风道的进风方式采用 迷宫式的设计, 左侧板、 右侧板的进风口在箱体入风口的下方, 在 进风栅格的最下部 设计排 水栅格, 利用箱体侧壁的加强筋堵住下部开口, 即使有 水汽进入左右侧板的栅格, 由于重量 作用, 水滴会在重力作用下从排水栅格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锥形增压独立散热风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散热翅片 锥形的角度为140 ° ‑16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锥形增压独立散热风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散热翅片 锥形的角度为70 ° ‑80°之间。 7.一种单兵便携式雷达总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收发机箱, 收发机箱以箱体风道导 热板为界在结构上划分为前后两部 分腔体, 分别隔离放置强电和弱电模块; 箱体、 天线罩和 密封绳形成前腔, 前腔装有射频前端分系统, 包括 天线阵面、 微波 单元、 波控/电源 单元和收 发组件, 集成于射频前端安装板上, 射频前端安装板与 箱体之间的采用M5紧固件; 箱体和 后 盖板形成后腔, 后腔装有定位定向设备控制板、 滤波器和数字处理分系统, 集成于风道冷板 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兵便携式雷达总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三脚架, 所述的收发机箱放置 于三脚架上便 于携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兵便携式雷达总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M5 紧固件采用钛 合金轻质材料, 减轻紧 固件重量。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023105 A 2双重锥形增压独立散热风道及单 兵便携式雷达总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机械和电路两个领域, 涉及一种具有双重锥形增压独立散热风道及其 单兵便携式雷达总体结构, 该结构可应用于自重轻、 体积小, 同时对抗冲击性能和散热要求 高的雷达 。 背景技术 [0002]区别于传统单兵雷达, 新型单兵便携式雷达需适应多种空投空降形式, 空降后单 兵携行, 遂行完成地 面及低空目标的侦查 监视任务。 [0003]根据使用需求场景, 抗冲击能力是保证单兵便携式雷达适应多种空投空降环境的 前提, 在设计重量不受约束的条件下, 雷达的抗冲击性可以通过增加设备 的结构重量来实 现。 但为了便于携行背负以及机舱和地面的搬运、 架设及撤收, 单兵便携式雷达的基本要求 是重量轻, 尺寸小, 连接与操控简单, 因此其在总体布局, 结构设计方面亦需着重于结构减 重及一体化 集成设计以实现轻量 化、 小型化要求。 [0004]此外, 由于三 防设计要求雷达 的电子设备必须在密封环境中工作, 箱体内部体积 小、 空间紧密, 易出现大的电磁干扰, 加上单兵便携式雷达工作频段高、 模块高度集 成, 导致 收发组件的效率较低, 80%的输入功率均转化成了热量。 如此高的热量若不能及时有效地 散出, 将会极大地影响雷达工作性能。 因此, 为保证单兵便携式雷达高效可靠地工作, 有效 的热控设计及电磁密封设计亦必不可少。 [0005]综上, 如何在尺寸重量受限的条件下使雷达依然能在高热流密度、 强冲击环境正 常工作是新型 单兵便携式雷达结构设计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6]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 [0007]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重锥形增压独立散热风道及单 兵便携式雷达总体结构。 [0008]技术方案 [0009]一种双重锥形增压独立散热风道, 其特征在于由箱体风道导热板与风道 冷板装配 形成的独立中空腔体, 所述箱体风道导热板上设有上下两段散热翅片, 上部散热翅片位于 收发组件与波控/电源单元的热源位置处; 下部散热翅片位于微波 单元的热源位置处; 所述 上部散热翅片设计成 高低递减以形成对称锥形截面散热翅片阵列组件, 类似漏斗的增压效 应; 所述下部散热翅片在长度方向上设计为不规则的锥状结构; 所述风道冷板包括封板、 数 字处理冷板, 所述封板中设有安装数字处理冷板的凹槽, 定位定向设备控制板、 滤波器和数 字处理分系统装在数字处理冷板的一面上, 数字处理冷板的另一面设有散热翅片, 数字处 理冷板散热翅片与下部散热翅片位置在同一高度; 风道的进风口位于箱体左、 右侧, 分别通 过上部散热翅片、 下部 散热翅片, 从位于下部 散热翅片下部的四个风口处出。 [0010]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箱体风道导热板采用层叠薄壁设计, 将风道导热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15023105 A 3
专利 双重锥形增压独立散热风道及单兵便携式雷达总体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5:40:2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2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19472.2-2017 埋地用聚乙烯 PE 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pdf
T-GZBZ 33—2022 事故多发道路判别与改善技术指南.pdf
T-CAAMTB 65—2022 汽车非解耦式电子助力制动系统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pdf
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docx
GB-T 41629.1-2022 额定电压500 kV(Um=55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大长度交流海底电缆及附件 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pdf
GB-T 31496-2023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指南.pdf
T-CESA 1264—2023 非接触式掌纹掌静脉融合识别终端设备 技术要求.pdf
DB5104-T 54.2-2022 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第2部分:风机系统 攀枝花市.pdf
GB-T 32856-2016 高压电能表通用技术要求.pdf
GB-T 18884.1-2015 家用厨房设备 第1部份:术语.pdf
T-HNJK 002—2019 保健用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pdf
GB-T 31058-2014 电子工业用气体 四氟化硅.pdf
T-ZZB 2304—2021 辐射致 制 冷膜.pdf
GB T 17902.1-2023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带附录的数字签名 第1部分:概述.pdf
GB-T 34306-2017 干旱灾害等级.pdf
GM-T 0014-2023 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协议规范.pdf
DB51-T 3050-2023 四川省行政执法案件编号规则 四川省.pdf
T-GDPIA 12—2020 数字化工厂 改性塑料制造 数据字典.pdf
GB-T 43686-2024 电化学储能电站后评价导则.pdf
AI大模型将彻底改变智能汽车产业-2023-11-智能网联.pdf
交流群
-->
1
/
3
23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1.2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