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30931.1
(22)申请日 2022.06.24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 技术
研究所
地址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灵路
88号
(72)发明人 尹焕才 陈名利 殷建 茹静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250
专利代理师 周淑歌
(51)Int.Cl.
C12Q 1/70(2006.01)
C12Q 1/6844(2018.01)
C12N 15/11(2006.01)
C12R 1/93(2006.01)
(54)发明名称
用于SARS- CoV-2检测的LAMP引物组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SARS ‑CoV‑2检测的LAMP引
物组, 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
LAMP引物组, 包括靶向N基因的引物组和/或靶向
Orf1ab基因的引物组, 靶向N基因的引物组包括
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FIP、 核苷酸序
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F3、 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BIP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
所示的B3, 靶向Orf1ab基因的引物组包 括核苷酸
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的FIP、 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6所示的F3、 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的BIP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
示的B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序列表4页 附图3页
CN 115058542 A
2022.09.16
CN 115058542 A
1.用于SARS ‑CoV‑2检测的LAMP引物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LAMP引物组包括靶向N基因的
引物组和/或靶向Orf1 ab基因的引物组; 所述靶向N基因的引物组包括核苷 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上游内部引物FIP、 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上游外部引物F3、 核苷酸
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下游内部引物BIP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下游外部
引物B3; 所述靶向Orf1ab基因的引物组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的上游内部引
物FIP、 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的上游外部引物F3、 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的下游内部引物BIP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的下游外 部引物B3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AMP引物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靶向N基因的引物组还包括核苷
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的环状引物LF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的环状引物
LB。
3.如权利 要求1所述的LAMP引物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靶向Orf1ab基因的引物组还包括
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的环状引物 LF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的环状引
物LB。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LAMP引 物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LAMP引物组中, 靶向N
基因的引物组和靶向Orf1ab基因的引物组的浓度比为1:9 ~9:1。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LAMP引 物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LAMP引物组中, 靶向N
基因的引物组和靶向Orf1ab基因的引物组的浓度比为3:7。
6.如权利 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LAMP引物 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11所示; 所述Orf1a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7.用于SARS ‑CoV‑2检测的LAMP检测试剂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LAMP检测试剂盒包括权
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LAMP引物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AMP检测试剂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LAMP检测试剂盒还包括RT ‑
LAMP Master Mix。
9.一种定性检测 SARS‑CoV‑2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为: 使用权利要求7或8所述
的LAMP检测试剂盒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 将LAMP引物组、 RT ‑LAMP Master Mix和待测样本
混合后进行孵育, 孵育结束后, 观察孵育液的颜色变化, 若孵育液变为黄色, 则待测样本中
有SARS‑CoV‑2。
10.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LAMP引物组或权利 要求7或8所述的LAMP检测试剂盒或
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在SARS ‑CoV‑2定性检测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058542 A
2用于SARS ‑CoV‑2检测的LAMP引物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SARS ‑CoV‑2检测的LAMP引物组, 属于分子生物学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2是目前已知的第7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 相较于
SARS病毒和流行性流 感病毒, SARS ‑CoV‑2的人际传播速度更快、 潜伏期更长, 以及由于上呼
吸道病毒 载量高导致患者 发病后具有强传染性。 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2感染的临床症状
主要以发热、 干咳、 乏力为主; 重症多发生呼吸困难, 快速进展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脓毒
症休克, 甚至出现代谢性 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0003]分子诊断是指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结构或表达水平的
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 由于分子诊断可以从基因层次进行检测, 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和准确性, 可以在感染初期识别病原微生物或者提早确认基因缺陷, 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医
疗诊断服务。 因此, 使用分子诊断技术及时对患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2检测对患
者的病情诊断和后续治疗十分 关键。
[0004]分子诊断技术主要包括PCR检测技术、 等温扩增检测技术、 基因测序检测技术、 核
酸分子杂交检测技术、 基因编辑检测技术等。 目前, 通常使用PCR检测技术对患者采样所得
的待测样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2检测, 但是, PCR检测技术操作复杂、 仪器昂贵并
且涉及多重变温过程, 并不 适用于基层检测 和家庭检测。
[0005]以LAMP为代表的等温扩增 技术可以在60~65℃下, 30min内实现核酸靶标分子的
百万倍扩增, 并且可以通过吸光度、 荧光、 浊度、 电位差变化等实现对产物的探测, 具有快
速、 高效、 特异性强、 无需昂贵的PCR设备且不依赖变温的优点。 因此, 若 能开发基于等温扩
增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2检测方法, 对解 决现有基于PCR 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2
检测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十分有帮助。
发明内容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SARS ‑CoV‑2检测的LAMP引物组, 所述LAMP引
物组包括靶向N基因的引物组和 /或靶向Orf1ab基因的引物组; 所述靶向N基因的引物组包
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上游内部引物FIP、 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
上游外部引物F3、 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下游内部引物BIP和 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下游外部引物B3; 所述靶向Orf1ab基因的引物组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的上游内部引物FIP、 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的上游外部引物F3、 核苷酸
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的下游内部引物BIP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的下游外部
引物B3。
[0007]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靶向N基因的引物组还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的环状引物LF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的环状引物LB。
[0008]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靶向Orf1ab基因的引物组还包括核苷酸序列如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5058542 A
3
专利 用于SARS-CoV-2检测的LAMP引物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53:0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