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387374.8 (22)申请日 2022.04.14 (71)申请人 郑州大学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技术开发 区科学大道100号 (72)发明人 汤寄予 高丹盈 张亚可 杨林 房栋 庞育阳 谷志强 郭奥飞 (74)专利代理 机构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1111 专利代理师 石丹丹 (51)Int.Cl. G01N 3/10(2006.01) G01N 3/04(2006.01) G01N 3/02(2006.01) B33Y 80/00(2015.01) (54)发明名称 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试验机的 试验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智能建造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试验机的试 验方法, 该试验方法包括首先准备好待测试件, 打开试验机, 启动控制及数采系统; 然后将待测 试件放入试件夹持装置的上方形夹持框和下方 形夹持框中; 其次控制及数采系统控制施力装置 带动下方形夹持框向上运动, 上方形夹持框与下 方形夹持框相对位移使待测试件承受拉力而破 坏; 最后控制及数采系统控制施力装置带动下方 形夹持框向下运动, 取出断开试件的两部分, 安 装下一组试件, 开始下一组试验。 本发明的试验 方法测试误差小, 测试精准度高, 试验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CN 114813357 A 2022.07.29 CN 114813357 A 1.一种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试验机的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验机 包括自反力框架、 施力装置、 试件夹持装置和控制及数采系统; 所述施力装置固定 设置于自 反力框架的底部, 用于对试件夹持装置施加压力; 所述试件夹持装置放置在施力装置的上 方, 所述试件夹持装置的上端通过荷载传感器与自反力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试件夹 持装置用于夹持待测试件, 并将施力装置施加的压力转变为对待测试件的轴向拉应力, 所 述试件夹持装置包括上方形夹持框和下方形夹持框; 所述控制及数采系统与 施力装置控制 连接; 所述试验方法包括: 步骤1, 准备好待测试件, 打开试验机, 启动控制及数采系统; 步骤2, 将待测试件放入试件夹持装置的上 方形夹持框和下 方形夹持框中; 步骤3, 控制及数采系统控制施力装置带动下方形夹持框向上运动, 上方形夹持框与下 方形夹持框相对位移使 待测试件 承受拉力而破坏; 步骤4, 控制及数采系统控制施力装置带动下方形夹持框向下运动, 取出断开试件的两 部分, 安装下一组试件, 开始下一组试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试验机的试验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自反力框架包括顶板, 所述顶板通过四根支撑柱与底座固定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试验机的试验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施力装置包括固定于底座中心的伺服动力源或者千斤顶, 所述伺服动力源的执 行元件为活塞缸, 所述活塞缸或者千斤顶的活塞杆 上端固定连接下加载板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试验机的试验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上方形夹持框与下方形夹持框相对位移, 且所述上方形夹持框与下方形夹持框 保持垂直方向上在同一平面内; 所述上方形夹持框包括上传力柱、 连梁、 下传力梁和试件夹持V型下卡槽, 所述上传力 柱包括上传力柱左肢和上传力柱右肢, 所述上传力柱左肢与上传力柱右肢的上端通过连梁 固定连接, 所述上传力柱左肢和上传力柱右肢的下端通过下传力梁固定连接, 所述下传力 梁的中部设置试件夹持V型 下卡槽; 所述下方形夹持框包括下传力柱、 底板、 上传力梁和试件夹持V型上卡槽, 所述下传力 柱包括下传力柱左肢和下传力柱右肢, 所述下传力柱左肢和下传力柱右肢的下端通过底板 固定连接, 所述下传力柱左肢和下传力柱右肢的上端通过上传力梁固定连接, 所述上传力 梁的中部设置试件夹持V型 上卡槽; 所述试件夹持V型下卡槽和试件夹持V型上卡槽均包括背板和设置在背板左右两侧相 对称的异形侧板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试验机的试验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下传力柱左肢和下传力柱右肢的上端设置有截面为U 型的滑动导槽, 所述上传力 柱左肢和上传力柱右肢的下端分别在各自侧的滑动导槽内滑动, 形成两组滑动副; 所述上 传力柱的下端处于下传力柱上端滑动导槽内的两个接触面均设置有直线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试验机的试验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控制及数采系统包括荷载传感器、 变形传感器、 计算机和控制器, 所述荷载传感 器的上端与顶板的底面中心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下端与连梁的上部中心通过螺栓固定连 接; 所述变形传感器安装在上传力柱左肢和上传力柱右肢的下端内侧面; 所述伺服动力源/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813357 A 2千斤顶、 荷载传感器、 变形传感器与控制器通过电缆连接, 所述控制器与计算机通过电缆连 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试验机的试验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将待测试件放入试件夹持V型上卡槽和试件夹持V型下卡槽内, 使试件上部 完全卡在试件夹持V型 上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试验机的试验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控制器控制活塞缸或者千斤顶的活塞杆带动下加载板上升, 接 触到试件夹持装置的底板, 使 试件夹持V型上卡槽带动待测试件做上升运动, 并使 试件下端 逐渐贴合于试件夹持V型下卡槽中; 启动自动控制和加载程序, 加载时间、 荷载和形变数据 通过控制器实时记录和保存, 各个通道的应力 ‑应变曲线实时显示在计算机的显示屏上; 待 测试件断裂时, 结束数据采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试验机的试验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断开试件的下部从试件夹持V型下卡槽落在下方形夹持框的底 板上, 控制器控制活塞 缸或者千斤顶的活塞杆带动下加载板向下运动, 试件夹持V型上卡槽 在重力作用下落在试件夹持V型下卡槽上, 从试件夹持V型上卡槽中取出断开试件的上部, 并取走试件下部, 安装下一组试件, 开始下一组试验。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813357 A 3
专利 3D打印混凝土层间抗拉强度测试试验机的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7:18:53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933.1 KB)
分享
友情链接
JR-T 0071.4—2020 金融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 第4部分:培训指引.pdf
T-ZGZS 0107—2023 再生资源经营性电子数据存证技术规范.pdf
GB-T 19707-2005 冰刀鞋.pdf
GB-T 42859-2023 航天产品质量问题三个面向分析方法实施要求.pdf
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pdf
GB-T 20280-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脆弱性扫描产品测试评价方法.pdf
GB-T 34520.5-2017 连续碳化硅纤维测试方法 第5部分:单纤维拉伸性能.pdf
DB13-T 5617-2022 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导则 河北省.pdf
NY-T 1281-2007 花卉植物真菌病害检测规程.pdf
信通院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pdf
GB-T 40660-2021 信息安全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保护基本要求.pdf
第三方人员安全管理制度.pdf
YD-T 3951-2021 物联网卡安全监测与管理平台数据采集接口规范.pdf
SN-T 5410.1-2022 铅矿及主要含铅的矿渣鉴别方法 第1部分:通则.pdf
T-CEC 612—2022 港口岸电系统船用移动电源.pdf
GB-T 34432-2017 售后服务基本术语.pdf
GB-T 22360-2008 真空泵 安全要求.pdf
GB-T 20274.2-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 第2部分:技术保障.pdf
GB-T 18348-2022 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pdf
T-JSJTQX 13—2020 桥梁体外预应力束转向器制作及质量要求.pdf
交流群
-->
1
/
3
15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933.1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