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1022196.5 (22)申请日 2022.08.25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51302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9.30 (73)专利权人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 迎宾中 大道2111号 (72)发明人 骆旭薇 魏涛 曾小春 王毅  赵之升 肖鹏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6123 专利代理师 唐棉棉 (51)Int.Cl. G06F 30/17(2020.01)G06F 30/20(2020.01) G06F 119/10(2020.01) 审查员 杜琳琳 (54)发明名称 一种优化齿轮啸叫的分析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齿轮啸叫的分析方 法, 通过分析齿轮啮合激励大小, 结构的传递放 大及噪声辐射过程, 从源头激励到传递路径进行 齿轮系统NV H控制, 并考虑齿轮柔性支撑 结构、 安 装轴动刚度、 壳体结构响应等因素对齿轮传动系 统进行全 方面仿真分析, 评估产生齿轮啸叫风险 大小, 并提供相应的优化建议来指导设计参数的 确定, 进而降低齿轮啮合激励、 避免结构传递路 径共振放大, 实现在齿轮传动系统设计阶段即可 有效规避齿轮啸叫问题, 从而确保齿轮传动系统 的NVH设计可靠性, 减小 NVH风险及设计后期可能 出现的啸叫问题。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2页 CN 115130251 B 2022.12.02 CN 115130251 B 1.一种优化齿轮啸叫的分析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齿轴 系统支撑壳体结构的模态分析; 步骤S2.齿轮轴承安装位置的动刚度分析; 步骤S3.建立 考虑柔性支撑系统的齿轮啮合分析模型; 步骤S4.对步骤S3中建立的齿轮啮合分析模型进行考虑柔性支撑系统 的齿轮啮合模态 分析; 步骤S5.对齿轮系统啮合特性进行分析, 评估关键指标参数, 包括啮合错位、 传递误差、 接触斑点和单位长度载荷分布; 步骤S6.进行齿轮啮合激励下壳体的振动响应分析, 评估壳体结构齿轮啮合激励阶次 振动速度幅值, 与数据库里收集的壳体结构上阶次振动速度幅值进行比对, 初步评估是否 有产生齿轮啸叫的风险, 并输出壳体结构表面振动速度结果; 步骤S7.利用步骤S6输出的壳体结构表面振动速度作为辐射噪声分析边界条件, 使用 LMS Virtual Lab软件进行壳体辐射噪声分析, 获取监测点的辐射噪声分析 结果; 步骤S8.根据步骤S7 所得到的壳体结构辐射噪声分析 结果, 评估是否有 齿轮啸叫 风险; 步骤S81.根据所得到的壳体结构辐射噪声分析结果, 提取阶次带宽为3%和22%的声压 级大小, 定义阶次带宽为3%的声 压级为Wt, 阶次带宽为22%的声 压级为Wb, 计算得到背景噪声 为Wb0; ; 步骤S82.将Wt与 Wb0在全转速范围内进行对比分析, 若在某转速Wt比 Wb0声压级大, 则 说明在该转速及频率范围有齿轮啸叫风险, 需要针对问题转速和频率对结构及齿轮参数进 行优化设计, 直至无齿轮啸叫 风险为止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齿轮啸叫的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所述齿 轴系统支撑壳体结构的模态分析 过程如下: 步骤S11.建立支撑壳体结构网格模型, 支撑壳体结构制作成四面体网格, 各壳体零件 按实际装配设计建立连接关系, 并按实际所用的材 料类型赋予相应的材 料参数; 步骤S12.基于步骤S11中建立的支撑壳体结构网格模型, 分析计算支撑壳体结构模态, 得到支撑壳体结构模态分析 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齿轮啸叫的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2中所述齿 轮轴承安装位置的动刚度分析 过程如下: 步骤S21.在步骤S1建立的支撑壳体结构网格模型基础上, 选取轴承安装位置用刚性单 元耦合到一个节点上, 并施加单位载荷进行轴承安装点动刚度分析; 步骤S22.获取轴承安装位置的动刚度分析结果, 评估轴承安装位置的动刚度 是否满足 设计要求, 若满足设计要求, 则执行步骤S3, 否则对轴承安装位置处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返回步骤S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齿轮啸叫的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3 中所述建 立考虑柔性支撑系统的齿轮啮合分析模型, 具体过程如下: 在Romax仿真分析软件中, 建立考虑柔性支撑系统的齿轮啮合分析模型, 模型包含啮合 齿轮副、 齿轮安装轴、 轴承、 支撑壳体结构, 再按照实际的安装设计要求将这些零件组装在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130251 B 2一起, 并对各零件赋予其 实际所对应的材料参数, 然后设置齿轮副及齿轮各齿的宏、 微观设 计参数; 所述设置齿轮副及齿轮各齿的宏、 微观设计参数, 宏观设计参数包括齿数、 模数、 压力 角、 螺旋角、 中心距、 变位系数、 公法线长度、 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 微观设计参数包括 齿向倾斜偏差、 齿廓倾斜偏 差、 齿向鼓形量、 齿廓鼓形量、 齿顶修缘和齿根修缘, 所述微观设 计参数设置时需要设定 评价起始点和评价终止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齿轮啸叫的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4中对建立 的齿轮啮合分析模型进行考虑柔 性支撑系统的齿轮啮合模态分析,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在步骤S3建立的齿轮啮合分析模型基础上设置模态分析步, 进一步分析得到 齿轴系统的模态分析 结果; 步骤S42.根据步骤S12所得到的支撑壳体结构模态分析结果, 与 步骤S41中所得到的齿 轴系统模态分析 结果进行比对分析; 所述支撑壳体结构模态和齿轴系统模态值需要偏移10%以上, 以避免结构共振向外辐 射噪声; 步骤S43.根据步骤S42的比对分析结果, 评估支撑壳体结构模态与齿轴系 统模态是否 满足NVH设计要求, 若满足设计要求则执行步骤S5, 否则优化支撑壳体结构和齿轴系统设 计, 返回步骤S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齿轮啸叫的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5 中所述对 齿轮系统啮合特性进行分析, 评估关键指标参数, 包括: 步骤S51.在步骤S3建立的齿轮啮合分析模型的基础上, 在其输入和输出轴上定义符合 实际工况的转速及扭矩, 进行齿轮副啮合状态的分析计算; 步骤S52.获取基于实际运行工况的各齿轮副的啮合错位、 传递误差、 接触斑点和单位 长度载荷分布的分析 结果; 步骤S53.根据步骤S52中获取的各齿轮副在实际运行工况下的啮合错位、 传递误差、 接 触斑点和单位长度载荷分布分析结果, 评估关键指标参数是否满足NVH 设计要求, 若满足设 计要求则执行步骤S 6, 否则根据评估分析结果对齿轮宏、 微观参数进 行优化设计, 返回步骤 S5; 所述传递误差需要获取波峰峰值大小、 一阶谐波、 二阶谐波和三阶谐波, 所述一阶谐 波、 二阶谐波和三阶谐波经由傅里叶变换 得到; 所述NVH设计要求是按照齿轮负载及用途 对关键指标定义 其设计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齿轮啸叫的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7中所述壳 体辐射噪声分析 过程如下: 步骤S71.根据所需分析 频率范围建立壳体辐射噪声分析网格模型; 步骤S711.提取壳体结构表面轮廓网格, 做成封闭的shel l壳体单元定义为shell‑1; 步骤S712.在shell ‑1单元基础上做一个包络面, 定义为shell ‑2, 并设定两个shell之 间的距离; 所述设定两个shell之间的距离, 两个shell之间 的距离是根据实际情况以保证能进行 辐射噪声计算 为目标进行确定; 步骤S713.以shell ‑1和shell ‑2为边界在中间生成二阶四面体的实体网格, 并定义为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130251 B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优化齿轮啸叫的分析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优化齿轮啸叫的分析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优化齿轮啸叫的分析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优化齿轮啸叫的分析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7:19:0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