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34388.8 (22)申请日 2022.08.26 (71)申请人 武汉理工大 学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 122号 (72)发明人 王献忠 庞兆铭 冯伟佳 李宁  巴明飞 万沪川  (74)专利代理 机构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42231 专利代理师 张璐 (51)Int.Cl. F16L 9/21(2006.01) F15D 1/06(2006.01) F16L 43/00(2006.01) F16L 41/02(2006.01)G06F 30/17(2020.01) G06F 30/28(2020.01) G06F 113/08(2020.01) G06F 113/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及 安装方法 (57)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通水管 路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该装置包括管路流向变 更段和设置在管路流向变更段内表面的仿生织 构; 其中, 管路流向变更段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口, 分别与通水管路进流管一端和管路出流管一端 连接。 通过在管路流向变更段的内表 面设置仿生 织构, 不仅能将大水柱分割成多个小水柱, 减小 了流体由于撞击管路产生的涡旋大小; 并且通过 仿生织构将大涡旋切割成小涡旋, 降低了管路的 流噪声, 从而提高了对水管路系统进行消声降噪 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CN 115355369 A 2022.11.18 CN 115355369 A 1.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管路流向变更段和设置 在所述管路流向变更 段内表面的仿生 织构; 其中, 所述管路流向变更段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口, 分别与通水管路进流管一端和管路 出流管一端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仿生原 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生织 构包括均匀分布在所述管路流向变更 段内表面的若干个凸起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生原 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个 凸起结构呈 行或呈列设置 于所述管路流向变更 段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仿生原 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结 构为菱形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仿生原 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根据 所述管 路流向变更 段的直径, 按照第一预设比例对所述菱形柱的菱形面的边长进行设置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仿生原 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根据 所述菱 形柱的菱形面的边长, 按照第二预设比例对所述菱形柱的高度进行设置 。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仿生原 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菱形柱 的菱形面的第一对角线与所述管路流向变更 段的轴线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仿生原 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菱形柱 的菱形面的第一内角按照第一预设范围进行设置 。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仿生原 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的基于仿生 原理的通水 管路连接装置安装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获取基于 仿生原理的通水 管路连接装置; 将所述基于仿生原 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的一端与管路进流段固定连接, 将所述基于 仿生原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的另一端与管路出流段固定连接, 其中, 所述仿生织构的第 一对角线与水流方向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仿生原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安装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基于 仿生原理的通水 管路连接装置, 包括: 获取所述管路进流段的尺寸、 所述管路出流段的尺寸以及待安装通水管路的流体流 速; 根据所述管路进流段的尺寸和所述管路出流段的尺寸, 确定所述管路流向变更段的尺 寸; 根据所述管路流向变更段的尺寸和所述待安装通水管路的流体流速, 确定所述仿生织 构的尺寸、 间距和数量, 得到所述基于 仿生原理的通水 管路连接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55369 A 2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 置及安装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消声降噪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通水管路连接 装置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舰艇在航行时产生振动与辐射噪声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 螺旋桨噪声、 水动力噪 声、 设备振动噪声占总体噪声比例较大。 然而, 在螺旋桨噪声、 水动力噪声、 设备振动噪声的 控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后, 舰艇的通水管路振动及辐射噪声就成为了影响舰艇隐秘工作 的重要阻碍 。 [0003]舰艇内部有着极其复杂的通水管路系统, 覆盖范围广泛, 并且通水管路系统中附 件形式多, 附件一般包括T型三通管、 弯管、 直管等, 这些附件由于自身结构特征、 设计加工 和运行工况等原因, 易引发管路流噪声及管路流激噪声, 并且其噪声能量主要集中于中低 频段, 十分影响舰艇的隐秘性。 [0004]目前, 主要是通过添加阻尼隔振、 复合材料等控制方法对管路系统实现减振降噪, 然而, 由于这类控制技术逐渐成熟, 降噪效果的提升空间有限, 因此, 需要从其他角度入手, 对舰艇的通水管路进行消声降噪。 也就是说, 现有技术在对通水管路系统进行消声降噪的 过程中, 还未 涉及通过对通水 管路进行设计改进, 来实现消声降噪。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通过 对通水管路中的连接装置进行设计改进, 从而实现对通水 管路系统进行消声降噪。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标,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 包括管 路流向变更 段和设置在管路流向变更 段内表面的仿生 织构; [0007]其中, 管路流向变更段包括至少两个连接 口, 分别与通水管路进流管一端和管路 出流管一端连接 。 [0008]进一步地, 仿生织构包括均匀分布在管路流向变更 段内表面的若干个凸起结构。 [0009]进一步地, 若干个凸起结构呈 行或呈列设置 于管路流向变更 段的内表面。 [0010]进一步地, 凸起结构为菱形柱。 [0011]进一步地, 根据管路流向变更段的直径, 按照第一预设比例对菱形柱的菱形面的 边长进行设置 。 [0012]进一步地, 根据菱形柱的菱形面的边长, 按照第二预设比例对菱形柱的高度进行 设置。 [0013]进一步地, 菱形柱的菱形面的第一对角线与管路流向变更 段的轴线方向平行。 [0014]进一步地, 菱形柱的菱形面的第一内角按照第一预设范围进行设置 。 [0015]为了达到上述目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文所述的基于仿生原理的通水管路 连接装置的基于 仿生原理的通水 管路连接装置安装方法, 包括: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5355369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通水管路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7:19:5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