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443415.0
(22)申请日 2022.04.25
(71)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 放军空军工程大 学
地址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
道霸陵路1号
(72)发明人 刘石 蔡传昕 吴永根 黄哲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金宁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479
专利代理师 张凤香
(51)Int.Cl.
G01N 3/04(2006.01)
G01N 3/02(2006.01)
G01N 3/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岩石轴向抗拉的三向校正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轴向抗拉的三向校
正系统, 包括试样顶部竖直转角校正组件、 试样
顶部水平位移校正组件, 试样顶部夹持组件、 试
样底部夹持组件、 试样底部水平 位移校正组件和
试样底部 竖直转角校正组件, 试样顶部水平位移
校正组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试样顶部竖直转
角校正组件和试样顶部夹持组件固定连接, 试样
夹持在试样顶部夹持组件和试样底部夹持组件
之间, 试样底部水平位移校正组件的顶部和底部
分别于试样底部夹持组件和试样底部竖直转角
校正组件固定连接。 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轴向拉
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端部应力集中和拉伸偏心
问题, 以及试验机上下拉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的问题, 最大程度的还原岩石直接抗拉的真实受
力状态。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3页
CN 114813323 A
2022.07.29
CN 114813323 A
1.一种岩石轴向抗拉的三向校正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试样顶部竖直转角校正组件
(1)、 试样顶部水平位移校正组件(2), 试样顶部夹持组件(3)、 试样底部夹持组件(4)、 试样
底部水平 位移校正组件(5)和试样底部竖直转角校正组件(6), 所述试样顶部竖直转角校正
组件(1)的顶端与试验机的上夹头相匹配, 且 所述试样顶部竖直转角校正组件(1)的底端与
所述试样顶部水平 位移校正组件(2)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试样顶部水平 位移校正组件(2)
的底端与所述试样顶部夹持组件(3)的顶端固定连接, 试样(7)夹持在所述试样顶部夹持组
件(3)和所述试样底部夹持组件(4)之间, 所述试样底部夹持组件(4)的底部与所述试样底
部水平位移校正组件(5)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试样底部水平 位移校正组件(5)的底部与所
述试样底部竖直转角校正组件(6)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试样底部竖直转角校正组件(6)的
底端与是样机的下夹 头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轴向抗拉的三向校正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样顶
部竖直转角校正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杆(101)、 第一半圆盘(102)、 第一转动球(103)、 第二
半圆盘(104)、 第二连接杆(105)和第一传力球(106); 所述第一传力球(106)的内部为空心
结构, 且所述第一传力球(106)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结构, 所述第一半圆盘(102)和所述
第二半圆盘(104)相向且对称设置, 且所述第一半圆盘(102)和所述第二半圆盘(104)均与
所述第一传力球(106)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半圆盘(102)和所述第二半圆盘(104)
之间通过第一转动球(103)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球(103)与所述第一半圆盘(102)和所述第
二半圆盘(104)均为 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10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半圆盘(102)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
杆(105)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半圆盘(104)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101)和所述第
二连接杆(10 5)均贯穿所述第一传力球(10 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石轴向抗拉的三向校正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样顶
部水平位移校正组件(2)包括第一外壳体(201), 所述第一外壳体(201)内开设有第一水平
移动槽(202), 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槽(202)中水平设有第一水平 位移校正板(203), 所述第一
水平位移校正板(20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槽(202)的尺 寸, 且所述第一水平 位移
校正板(203)的顶部和底部与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槽(202)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对应设有多个
第一滚珠(204); 所述第一水平位移校正板(203)的底部固设有第三连接杆(205), 所述第三
连接杆(205)贯穿所述第一外壳体(201)的底部, 且所述第一外壳体(201)的底面上开设有
用于所述第三连接杆(20 5)移动的第一 通孔(2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石轴向抗拉的三向校正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样顶
部夹持组件(3)包括第二外壳体(301), 所述第二外壳体(301)的内部为空心结构, 且 所述第
二外壳体(301)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302), 所述第二外壳体(301)的内部活动
设有第一夹具套筒(303), 所述第一夹具套筒(303)为柔性材质, 且 所述第一夹具套筒(303)
的侧壁上开设有让位槽(304); 所述第二外壳体(301)内还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夹具套筒
(303)进行夹紧调节的限位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贯 穿两个所述 安装孔(3 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岩石轴向抗拉的三向校正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组
件包括两个手柄(305), 两个所述手柄(305)分别对应贯穿两个所述安装孔(302), 两个所述
手柄(305)之间固定连接有 内螺纹套筒(306), 所述第一夹具套筒(303)的外表面设有与所
述螺纹套筒(306)相匹配的外螺纹; 所述第一夹具套筒(303)的外表 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813323 A
2构, 所述内螺纹套 筒(306)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夹具套 筒(303)的外表面结构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石轴向抗拉的三向校正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样底
部夹持组件(4)包括第三外壳体(401), 所述第三外壳体(401)为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空心
结构, 所述第三外壳体(401)的一侧面固设有两个连接板(402), 两个所述连接板(402)之间
转动设有旋转轴(403), 所述旋转轴(403)的一端固设有限位齿轮(404), 所述旋转轴(403)
的另一端固设有把手(405), 靠近所述限位齿轮(404)的连接板(402)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
齿轮(404)相匹配的限位齿槽(406); 所述旋转轴(403)上缠绕设有锁紧钢 丝(407), 所述锁
紧钢丝(407)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403)固定连接, 所述锁紧钢丝(407)的另一端贯穿所述
第三外壳体(401)后与所述第三外壳体(4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岩石轴向抗拉的三向校正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
样底部夹持组件(4)与所述试样顶部 夹持组件(3)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岩石轴向抗拉的三向校正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样底
部水平位移校正组件(5)包括第四外壳体(501), 所述第四外壳体(501)内开设有第二水平
移动槽(502), 所述第二水平移动槽(502)中水平设有第二水平 位移校正板(503), 所述第二
水平位移校正板(50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水平移动槽(502)的尺 寸, 且所述第二水平 位移
校正板(503)的顶部和底部与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槽(502)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对应设有多个
第二滚珠(504); 所述第二水平位移校正板(503)的顶部固设有第四连接杆(505), 所述第四
连接杆(505)贯穿所述第四外壳体(501)的顶部, 且所述第四外壳体(501)的顶面上开设有
用于所述第四连接杆(5 05)移动的第二 通孔(50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岩石轴向抗拉的三向校正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三外
壳体(401)的底部固设有连接柱(408), 所述连接柱(408)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外壳体(401)
的内径, 所述连接柱(408)的内部也为空心结构, 且所述第四连接杆(505)的顶部套设在所
述连接柱(408)内, 所述连接柱(408)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409), 所述第四
连接杆(5 05)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409)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5 0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岩石轴向抗拉的三向校正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样
底部竖直转角校正组件(6)包括第五连接杆(601)、 第二传力球(602)、 第二转动球(603)和
第六连接杆(604), 所述第五连接杆(60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传力球(602)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传力球(602)内部为空心结构, 所述第二转动球(603)位于所述第二传力球(602)
内, 且所述第二转动球(603)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传力球(602)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所述第
二转动球(6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六连接杆(604), 所述第六连接杆(604)贯穿所述
第二传力球(602)的底部, 且所述第二传力球(60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所述第六连接杆
(604)穿过的第三 通孔(605)。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813323 A
3
专利 一种岩石轴向抗拉的三向校正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7:20:2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