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833842.1
(22)申请日 2022.07.14
(73)专利权人 苏州壹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6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 (江苏) 自
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苏州工业园区
胜浦新浦路20 0号2#501
(72)发明人 戴晓兵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210 3
专利代理师 冯尚杰
(51)Int.Cl.
C12M 1/42(2006.01)
C12M 1/36(2006.01)
C12M 1/34(2006.01)
C12M 1/26(2006.01)C12M 1/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流式电穿 孔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式电穿孔装置, 包
括主机及设于其上的电极组件、 进样容器及收集
容器。 电极组件包括用于对细胞悬液进行电穿孔
处理的电极, 电极组件具有进液口与出液口, 电
极组件能够相对转动地设置在 主机的一侧; 进样
容器用于存放待电极处理的细胞悬液, 进样容器
与进液口相连通; 收集容器用于接收电极处理过
的细胞悬液, 收集容器与出液口相连通。 该流式
电穿孔装置具有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
第一工作状态下, 电极对细胞悬液进行电穿孔处
理; 电极组件相对主机旋转而转换为第二工作状
态; 第二工作状态下, 电极组件中的至少部分细
胞悬液能够在重力作用下从出液口流出。 本实用
新型能够在细胞处理时减少气泡产生、 提高细胞
处理效率, 在处 理过后提高细胞回收率。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8页
CN 217651240 U
2022.10.25
CN 217651240 U
1.一种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式电穿孔装置包括主机、 电极组件、 进样
容器及收集容器, 所述电极组件、 所述进样容器及所述收集容器分别设于所述主机上, 其
中,
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用于对细胞悬液进行电穿孔处理 的电极, 所述电极组件具有进液口
与出液口, 所述电极组件能够相对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机的一侧;
所述进样容器用于存放待所述电极处理的细胞悬液, 所述进样容器通过进液管路与 所
述进液口相连通;
所述收集容器用于接收所述电极处理过的细胞悬液, 所述收集容器通过出液管路与 所
述出液口相连通;
所述流式电穿孔装置具有第 一工作状态与第 二工作状态, 当所述流式电穿孔装置处于
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 所述电极对细胞悬液进行电穿孔处理; 当所述流式电穿孔装置由所
述第一工作状态向所述第二工作状态转换 的过程中, 所述电极组件相对所述主机旋转; 当
所述流式电穿孔装置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 所述电极组件中的至少部 分细胞悬液能够
在重力作用下从所述出 液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流式电穿孔装置处于所
述第一工作状态下, 所述进液 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液 口的高度; 当所述流式电穿孔装置处
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 所述出 液口的高度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流式电穿孔装置处于所
述第二工作状态下, 所述出 液口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液口 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流式电穿孔装置处于所
述第一工作状态下, 所述进液口 的轴心线及所述出 液口的轴心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 一
电极与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具有处理通道, 所述流式电穿孔装置
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 所述处理通道沿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细胞悬液自下而上流经所
述处理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式电穿孔装置还包括设
置在所述进样容器和所述电极组件之 间的液位传感器, 所述液位传感器固设于所述主机的
一侧, 所述液位传感器具有 管路导引槽, 所述管路导引槽沿竖直方向延伸, 所述进 液管路自
下而上穿过 所述管路导引槽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式电穿孔装置还包括蠕
动泵, 所述蠕动泵固设于所述主机的一侧, 所述出 液管路自上而下穿过 所述蠕动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式电穿孔装置还包括液
位传感器及蠕动泵, 所述主机具有第一侧 壁, 以及分设于所述第一侧 壁宽度方向相异两侧
的第二侧 壁与第三侧 壁, 所述第一侧 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侧 壁的延伸方向相交, 且所
述第一侧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侧壁的延伸方向相交;
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一侧壁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 所述液位传感器、 所述蠕动泵均
设置在所述第一侧 壁上; 所述进样容器设于所述第二侧 壁上, 所述收集容器设于所述第三
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式电穿孔装置还包括转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217651240 U
2动座及旋转驱动装置, 所述转动座能够绕转动中心线相对转动地与所述主机相连接, 所述
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座旋转, 所述电极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转动座上并能
够与所述 转动座同步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中心线沿水平方向
延伸, 存在一条基线, 所述基线为垂 直于所述转动中心线且竖直向上延伸的射线, 所述基线
的端点位于所述转动中心线上, 所述电极组件绕所述转动中心线转动的过程中具有第一极
限位置、 第二极限位置及基准位置, 所述电极组件由所述基准位置 向所述第二极限位置转
动的方向为 正方向;
当所述电极组件处于所述基准 位置时, 所述出 液口的轴心线与所述基线相重合;
当所述电极组件处于所述第 一极限位置时, 所述出液口的轴心线与 所述基线之间的夹
角为‑10°;
当所述电极组件处于所述第 二极限位置时, 所述出液口的轴心线与 所述基线之间的夹
角为19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 座与所述主机之间
设有第一限位结构,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电极组件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与所述
第二极限位置之间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上设有沿上下方向
延伸的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限位孔; 所述转动座具有连接部, 所述转动中心线穿过
所述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具有沿所述转动中心线的径向向外凸出 的凸部, 所述连接部插设
在所述限位孔中;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所述凸部及所述限位孔, 沿所述转动中心线的周
向, 所述限位 孔的侧壁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
当所述电极组件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 所述凸部与所述第一凸台相抵 靠;
当所述电极组件处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 所述凸部与所述第二凸台相抵 靠。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具有第 一侧壁, 所述
转动座能够绕所述转动中心线相对转动地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连接, 所述转动中心线垂直于
所述第一侧壁, 所述转动座包括转动台, 沿所述转动中心线的延伸方向, 所述转动台与所述
第一侧壁之 间设有间隙, 所述进 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均位于所述转动台的远离所述第一侧壁
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座还包括连接座,
所述连接座沿所述转动中心线的延伸方向穿过所述第一侧壁,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于所述
第一侧壁的一侧, 所述转动台设于所述第一侧 壁的另一侧, 所述主机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
有第二限位结构,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 转动台朝向所述第一侧壁 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具有环状的凸
面, 所述凸面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转动中心线;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多个限位件及所
述凸面, 多个所述限位件沿所述连接座的周向间隔设置, 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转动台分设于
所述第一侧壁的相异两侧, 每 个所述限位件均 与所述凸面相抵 靠。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流式电穿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具有沿所述转动
中心线的延伸方向相 接的第一部与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部的外径, 所
述第一部朝向所述第二部的一侧为所述凸面, 每个所述限位件均能够绕 自身轴心线相对旋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217651240 U
3
专利 一种流式电穿孔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5:51:1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