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840844.3
(22)申请日 2022.07.15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 头街
道天安社区滨河路与香蜜湖路交汇处
天安创新科技广场 (二期) 六层西座
609室
(72)发明人 周泽平 王琰 吕一航
(74)专利代理 机构 深圳市鼎泰正和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 合伙) 44555
专利代理师 缪太清
(51)Int.Cl.
H02M 1/00(2007.01)
H02M 1/32(2007.01)
H05K 7/20(2006.01)H05K 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内外 散热分离的散热功率柜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外散热分离的散
热功率柜, 包括: 机舱及容置于所述机舱中的功
率柜主体, 第一风扇, 第二风扇, 容置于所述功率
柜主体内的功率模块及电抗器; 所述功率模块包
括功率模块主体及设置于功率模块主体上的热
虹吸散热器, 所述热虹吸散热器包括冷凝器和蒸
发器, 所述功率柜主体分隔成内循环空间及外循
环空间, 所述内循环空间及外循环空间通过内外
循环分隔构 件进行分隔; 该内外散热分离的散热
功率柜, 将需要高散热的区域锁定在外部循环
中, 内部低散热区域进行内部循环, 内外部进行
独立散热, 低本成本地实现IP54防护, 适用于海
上风电等高腐蚀高盐雾 侵蚀环境。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7904247 U
2022.11.25
CN 217904247 U
1.一种内外散热分离的散热功率柜,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机舱及容置于所述机舱中的功
率柜主体, 第一风扇, 第二风扇, 容置于所述功率柜主体内的功率模块及电抗器; 所述功率
模块包括功 率模块主体及设置于功 率模块主体上的热虹吸散热器, 所述热虹吸散热器包括
冷凝器和蒸发器, 所述功率柜主体分隔成内循环空间及外循环空间, 所述内循环空间及外
循环空间通过内外循环分隔构件进行分隔;
所述内循环空间包括蒸发器、 功率模块、 电抗器及第二 风扇;
所述外循环空间包括设置 于所述功率柜主体上的背部进风腔体、 冷凝器及第一 风扇;
所述功率柜主体上部开设置有外循环出风口, 所述功率柜主体背部开设有第一进风
口, 在所述功率柜主体背部相对的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进风口, 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
功率柜主体的第二进风口处, 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功率柜主体顶部, 在所述功率柜主
体背部相对的面上的所述第二 风扇上部区域 开设有内循环出风口;
所述冷凝器通过散热管路与 所述蒸发器连接在一起, 所述散热管路穿过所述内外循环
分隔构件, 所述冷凝器、 所述背部进风腔体及所述第一 风扇的进风口连通;
从所述背部进风腔体进入的冷风穿过所述冷凝器后从所述第 一风扇流出, 所述第 一风
扇的出风处为所述功率柜主体的出风口;
所述第一风扇为将所述功率柜主体 内的气体吸出外部的风扇, 所述第 二风扇为向所述
电抗器吹风并促使所述内循环空间气体流 通从内循环出风口流入机舱的风扇;
所述散热 管路及内外循环分隔构件与所述功率柜主体之间形成密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散热分离的散热功率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循环出风口
开设在所述功率柜主体背部相对的面上的所述功率模块对应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散热分离的散热功率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循环出风口
开设在所述功率柜主体背部相对的面上的所述功率模块及蒸发器对应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散热分离的散热功率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外散热分离
的散热功率柜还 包括电容, 所述电容设置 于所述功率模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散热分离的散热功率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设置于
所述功率模块主体上部, 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功率模块主体下部, 所述冷凝器具有两个
进风面, 所述两个进风 面与所述蒸发器构成Y型 结构布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散热分离的散热功率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设置于
所述功率模块主体上部, 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功率模块主体下部, 所述冷凝器呈水平方
式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上部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散热分离的散热功率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进行耐
盐雾电泳处 理。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04247 U
2一种内外散热分离的散热功率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散热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内外散热分离的散热功率
柜。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功率变频器常用的冷却方式一般是采用内外循环散热不分离的风冷方式,
该种散热方式会导致外部盐雾及水等各种杂质进入到机柜 内部, 不能满足高湿、 高盐雾等
场景的应用要求; 需要高散热的部 分不需要高散热的部 分混淆, 导致散热成本高, 需要地整
个柜体进行高防护处理, 如果要达到海上风电的IP54防护等级, 需要内部与外界连通的所
有散热区域都进行相应等级的处理, 无法做到将需要高散热部分的区域锁定在外部循环
中, 内部低散热区域进行内部循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内外散热分离的散热功率柜, 该内外散
热分离的散热功率柜, 将需要高散热 的区域锁定在外部循环中, 内部低散热区域进行内部
循环, 内外部进 行独立散热, 低本成本地 实现IP54防护, 适用于海上风电等高腐蚀高盐雾侵
蚀环境。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外散热分离的散热功率柜, 包括: 机
舱及容置于所述机舱中的功 率柜主体, 第一风扇, 第二风扇, 容置于所述功 率柜主体内的功
率模块及电抗器; 所述功率模块包括功 率模块主体及设置于功 率模块主体上的热虹吸散热
器, 所述热虹吸散热器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 所述功率柜主体分隔成内循环空间及外循环
空间, 所述内循环空间及外循环空间通过内外循环分隔构件进行分隔;
[0005]所述内循环空间包括蒸发器、 功率模块、 电抗器及第二 风扇;
[0006]所述外循环空间包括设置于所述功率柜主体上的背部进风腔体、 冷凝器及第一风
扇;
[0007]所述功率柜主体上部开设置有外循环出风口, 所述功率柜主体背部开设有第一进
风口, 在所述功率柜主体背部相对的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进风口, 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
述功率柜主体的第二进风口处, 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功率柜主体顶部, 在所述功率柜
主体背部相对的面上的所述第二 风扇上部区域 开设有内循环出风口;
[0008]所述冷凝器通过散热管路与所述蒸发器连接在一起, 所述散热管路穿过所述内外
循环分隔构件, 所述冷凝器、 所述背部进风腔体及所述第一 风扇的进风口连通;
[0009]从所述背部进风腔体进入的冷风穿过所述冷凝器后从所述第一风扇流出, 所述第
一风扇的出风处为所述功率柜主体的出风口;
[0010]所述第一风扇为将所述功率柜主体内的气体吸出外部的风扇, 所述第二风扇为向
所述电抗器吹风并促使所述内循环空间气体流 通从内循环出风口流入机舱的风扇;
[0011]所述散热 管路及内外循环分隔构件与所述功率柜主体之间形成密闭结构。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904247 U
3
专利 一种内外散热分离的散热功率柜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9:42:46上传分享